一、鱼种论述
斗鱼是常见的一种观赏鱼,因特别“争狠好斗”而得名,别称铁鱼、天堂鱼、菩萨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丝足鲈科、斗鱼亚科小型鱼类的统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常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
二、生活习性
1. 环境:斗鱼生活在溪流、江河、山塘等浅水中,耐低氧,最适水温25~28℃。
2. 食性:斗鱼是肉食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
3. 繁殖:斗鱼是卵生鱼类,亲鱼6个月可达性成熟,雌鱼每次产卵300~400粒。
三、饲养方法
1. 鱼缸:斗鱼个体不大,一般都在6~7厘米以内,但天生好斗,只要一开“战”就会变得无比凶狠,一定要决出胜负不可,养斗鱼建议用大点的水族箱,用小鱼缸养最好是单独养。
2. 养水:斗鱼对水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一般在20~30℃内都能存活,最适生长水温24~27℃,pH值6.5~7.2,溶氧量5mg/l以上,若用自来水养最好暴晒或静置2~3天后再使用。
3. 喂食:斗鱼是杂食偏肉食性鱼类,偏爱小型活食,人工饲养时可投喂丰年虾、红虫、孑孓、丝蚯蚓、水蚤等活食,也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每天可喂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4. 换水:斗鱼要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否则容易因水质过差而诱发病害,其中夏季可3~4天换一次水,春、秋季可每周换一次水,冬季每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换掉三分之一即可。
四、病害防治
1. 白点病
【病因】白点病的病原是小瓜虫,虫体球形,全身有纤毛,直径约0.8毫米,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
【症状】鱼鳍上先出现白点,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常在水草、砂石等处游动蹭痒,严重时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5~10天。
【防治】将病鱼从水族箱中捞出并暂养在其他地方,然后将水族箱用生石灰等消毒以减少病原体,同时病鱼要用五万分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镁再加1%的食盐混合溶液浸洗约20~30分钟。
2. 竖鳞病
【病因】竖鳞病是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尤其是鱼体表受伤、遭受新水及不良水质的刺激等引起鱼抵抗力下降或体表黏膜受损时最易诱发此病。
【症状】病鱼食欲不振,无力游泳,鱼体膨胀、浮肿,鳞片张开像松塔,伴有鳍基部和皮肤充血,严重时体表出血、眼球外凸、鳞片脱落,病鱼沉在水底、腹部向上,最后衰竭而死。
【防治】病鱼放入医疗水族箱中,用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溶液的温度和原养殖水保持一致)浸泡30分钟,1天1次,直至病情好转,原水族箱可用0.2%的食盐溶液消毒。
3. 水霉病
【病因】水霉病亦称水棉病、肤霉病、白毛病等病原体是真菌,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已发现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是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症状】病鱼在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容易引起死亡。
【防治】病鱼可用含碘消毒剂浸泡,例如可用浓度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或用浓度2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20~30分钟。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包括且不仅限于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交流分享。如侵害到您的权利,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