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夏令时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也不懂夏令时采用原理是什么,今天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一些。
1. 夏令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或夏时制,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其做法是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2.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源。1784年,美国政治家、发明家福兰克林首先提出夏天天亮得很早,太阳升起时,人们还未起床。因此,实际上浪费了很多光照时间。如果将作息时间提前,使大家早上提前起床就能在不影响人们正常活动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到了秋天,再恢复到原先的作息时间。他称这种提前了的作息时间为日光节约时间(Daylight Saving Time),即夏令时。但富兰克林玩笑似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3. 到了1908年。英国的一位建筑家威廉·威利特最早提出了夏令时方案,即每年4月份将钟表拨快80分钟,到了9月份再拨回80分钟,以充分利用夏季阳光,节约能源。但因英国议会多数人反对,英国并未将此方案付诸实施。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夏令时的国家是德国,时间是1916年。他们的做法是将作息时间提前一小时,即将7点钟调整为8点钟,等到了秋天,再将8点钟调回至7点钟。
4. 此后。尤其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首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之后,欧洲国家纷纷开始实行夏令时。目前,世界上实行夏令时的国家约有70个,以欧美国家为主。
5. 采用原理。夏令时的道理很简单。春分(3月20日或21日)时,太阳离北极和南极距离基本相等。因此,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基本相等。春分以后,地球的北极离太阳越来越近,也可以说,太阳越来越往北运行。其结果是,北半球开始逐渐过渡到昼长夜短的时节。到了夏至(6月21日或22日),北半球昼间最长夜间最短。过了夏至,北半球昼间逐渐缩短夜间逐渐延长。直至秋分(9月23日或24日),昼夜恢复到长短相等。因此,从春分到秋分太阳每天照射北半球的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有的地区甚至有14至15个小时。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太阳光源,提出了夏令时。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包括且不仅限于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交流分享。如侵害到您的权利,请联系:[email protected]